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名单
时间:2015-06-23 来源:作者:
一等奖21项
序号
|
成果名称
|
成果形式
|
出处(发表期刊、出版单位)与时间
|
申 报 人姓名
|
性别
|
职称
|
工作单位
|
1
|
近代汉语副词研究
|
著作类
|
商务印书馆,
2005年4月
|
杨荣祥
|
男
|
教授
|
中文系
|
2
|
《汉学师承记》笺释
(全2册)
|
著作类
|
上海古籍出版社,
2006年2月
|
漆永祥
|
男
|
副教授
|
中文系
|
3
|
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9月
|
陈平原
|
男
|
教授
|
中文系
|
4
|
汉语的词库与词法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4年12月
|
董秀芳
|
女
|
副教授
|
中文系
|
5
|
东亚的历史巨变与重新崛起
|
著作类
|
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,
2004年11月
|
梁志明
|
男
|
教授
|
历史学系
|
6
|
中国远古人类文化的源流
|
著作类
|
科学出版社,
2005年3月
|
王幼平
|
男
|
教授
|
考古文博学院
|
7
|
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——现象学的史前史札记 |
著作类 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4年8月 |
靳希平 |
男 |
教授 |
哲学系 |
8
|
诠释与重建——王船山的哲学精神
|
著作类 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4年11月
|
陈 来 |
男 |
教授 |
哲学系 |
9
|
自由主义、社会契约与政治辩护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6月
|
徐向东
|
男
|
副教授
|
哲学系
|
10
|
《圣经》的文学阐释
——理论与实践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4年6月
|
刘意青
|
女
|
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11
|
缅译汉《琉璃宫史》
(三卷本)
|
著作类(译著)
|
商务印书馆,
2005年12月
|
李 谋
|
男
|
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12
|
殊方异药:
出土文献与西域医学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年6月
|
陈 明
|
男
|
副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13
|
中国电影文化史(1905-2004)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2月
|
李道新
|
男
|
副教授
|
艺术学院
|
14
|
中国工薪所得税有效税率研究
|
论文
|
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05年第6期
|
刘 怡
|
女
|
副教授
|
经济学院
|
15
|
会计师民事责任研究:公众利益与职业利益的平衡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4年4月
|
刘 燕
|
女
|
副教授
|
法学院
|
16
|
沈家本评传
|
著作类
|
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3月
|
李贵连
|
男
|
教授
|
法学院
|
17
|
选择: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
|
著作类
|
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05年4月
|
刘爱玉
|
女
|
副教授
|
社会学系
|
18
|
从政治发展理论到政策过程理论——中国政治改革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探讨
|
论文
|
《中国社会科学》
2004年第3期
|
徐湘林
|
男
|
教授
|
政府管理学院
|
19
|
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3月
|
康沛竹
|
女
|
副教授
|
马克思主义学院
|
20
|
探索教育变革:经济学和管理政策的视角
|
著作类
|
教育科学出版社,
2005年9月
|
闵维方
|
男
|
教授
|
教育学院
|
21
|
自生能力、经济发展与转型:理论与实证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4年9月
|
林毅夫
|
男
|
教授
|
中国经济研究中心
|
二等奖50项
序号
|
成果名称
|
成果形式
|
出处(发表期刊、出版单位)与时间
|
申报人姓名
|
性别
|
职称
|
工作单位
|
1
|
比较诗学导论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2月
|
陈跃红
|
男
|
教授
|
中文系
|
2
|
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
|
著作类
|
商务印书馆,
2004年12月
|
袁毓林
|
男
|
教授
|
中文系
|
3
|
论《集韵》异读字
与《类篇》重音字的差异
|
论文
|
《语言学论丛》第32辑,2006年1月
|
张渭毅
|
男
|
副教授
|
中文系
|
4
|
楚辞选评
|
著作类(古籍整理)
|
三秦出版社,
2004年7月
|
褚斌杰
|
男
|
教授
|
中文系
|
5
|
契丹名、字初释
——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父子连名制
|
论文
|
《文史》
2005年第3辑
|
刘浦江
|
男
|
副教授
|
历史学系
|
6
|
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
|
论文
|
《文史》
2005年第3辑
|
辛德勇
|
男
|
教授
|
历史学系
|
7 |
近代普鲁士官僚制度研究 |
著作类 |
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05年9月 |
徐 健 |
女 |
副教授 |
历史学系
|
8 |
意识形态与美国对华政策——以艾奇逊和“承认问题”为中心的再研究 |
论文 |
《中国社会科学》2005年第3期 |
王立新 |
男 |
教授 |
历史学系
|
9 |
印度史 |
著作类 |
人民出版社, 2004年5月 |
林承节 |
男 |
教授 |
历史学系
|
10 |
宋代丧葬习俗的变革及其体现的社会意义 |
论文 |
《唐研究》第11卷,2005年12月
|
秦大树 |
男 |
教授 |
考古文博学院
|
11
|
清理与超越——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、基础与方法
|
著作类 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6月
|
聂锦芳 |
男 |
副教授 |
哲学系 |
12
|
金元全真教石刻
新编
|
著作类(古籍整理) 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7月 |
王宗昱 |
男 |
教授 |
哲学系
|
13
|
庄子哲学
|
著作类 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3月
|
王 博 |
男 |
教授 |
哲学系
|
14
|
当科学遇到宗教
|
著作类(译著)
|
北京三联书店,
2004年3月
|
苏贤贵
|
男
|
副教授
|
哲学系
|
15
|
汉译英
《古文观止》精选
|
著作类
(译著)
|
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,2005年6月
|
罗经国
|
男
|
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16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4年11月
|
高彦梅
|
女
|
副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|
17
|
文字与文明——以楔形文字为例
|
论文
|
《古代文明》第3卷,文物出版社,2004年12月
|
拱玉书
|
男
|
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18
|
诗国寻美——俄罗斯诗歌艺术研究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4年8月
|
顾蕴璞
|
男
|
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19
|
汉语-印度尼西亚语对照《唐诗一百首》
|
著作类
(译著)
|
Restu Agung 出版社,雅加达,2005年8月
|
梁立基
|
男
|
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20
|
诗与思的激情对话——论奥克塔维奥·帕斯的诗歌艺术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4年3月
|
王 军
|
女
|
副教授
|
外国语学院
|
21
|
《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》收“语”分析
|
论文
|
《语言文字应用》2005年第4期
|
李红印
|
男
|
副教授
|
对外汉语教育学院
|
22
|
汉语的结构和句子研究
|
著作类
|
教育科学出版社,2004年11月
|
杨德峰
|
男
|
副教授
|
对外汉语教育学院
|
23 |
图像缤纷——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 |
著作类 |
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5年8月 |
丁 宁 |
男 |
教授 |
艺术学院
|
24
|
走出晚清:
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5年2月
|
李扬帆
|
男
|
讲师
|
国际关系学院
|
25 |
国际关系中的主权与人权——对两者关系的多维透视 |
著作类 |
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05年3月
|
罗艳华 |
女 |
副教授 |
国际关系学院
|
26
|
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微观基础的转变
|
论文
|
《中国社会科学》
2005年第1期
|
雎国余
|
男
|
教授
|
经济学院
|
27
|
区域水灾风险评估的理论与实践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 2005年9月
|
刘新立
|
女
|
副教授
|
经济学院
|
28 |
上市公司连续连年亏损就应该被“ST”吗? |
论文 |
《经济研究》 2005年第3期 |
姜国华 |
男 |
副教授 |
光华管理学院 |
29 |
Medals in transition: explaining medal performance and inequality of Chinese provinces |
论文 |
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3, 2005年 |
江明华 |
男 |
教授 |
光华管理学院 |
30 |
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 |
论文 |
《管理世界》 2005年第7期 |
张建君 |
男 |
讲师 |
光华管理学院
|
31 |
大宗股权交易与公司控制 |
论文 |
《管理世界》 2004年第5期 |
王志诚 |
男 |
副教授 |
光华管理学院
|
32
|
关系犯罪学
|
著作类
|
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05年1月
|
白建军
|
男
|
教授
|
法学院
|
33
|
因开放、反思而合法——探索中国公法变迁的规范性基础
|
论文
|
《中国社会科学》
2004年第4期
|
沈 岿
|
男
|
副教授
|
法学院
|
34
|
行政许可与个人自由
|
论文
|
《法学研究》
2004年第5期
|
陈端洪
|
男
|
副教授
|
法学院
|
35
|
物权法原则的重新审视
|
论文
|
《中外法学》
2005年第4期
|
刘凯湘
|
男
|
教授
|
法学院
|
36
|
构建知识管理网络:有效沟通的实践、工具和技术
|
著作类
(译著)
|
电子工业出版社,
2005年3月
|
祁延莉
|
女
|
副教授
|
信息管理系
|
37 |
数字音乐信息组织 |
著作类 |
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5年6月
|
韩圣龙 |
男 |
讲师 |
信息管理系
|
38
|
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:社区研究的发现
|
论文
|
《中国社会学》
第三卷,2004年
|
卢晖临
|
男
|
讲师
|
社会学系
|
39
|
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——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
|
著作类
|
商务印书馆,
2004年7月
|
田 凯
|
男
|
副教授
|
政府管理学院
|
40
|
进化论与中国激进主义:1859-1924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年9月
|
吴 丕
|
男
|
副教授
|
政府管理学院
|
41
|
与时俱进的科学社会主义
|
著作类
|
安徽人民出版社,
2004年5月
|
孙代尧
|
男
|
副教授
|
马克思主义学院
|
42
|
小康社会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解读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5年3月
|
刘志光
|
男
|
副教授
|
马克思主义学院
|
43 |
从伯克利到北大清华——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建设与运行
|
著作类 |
教育科学出版社, 2004年8月
|
马万华 |
女 |
教授 |
教育学院
|
44
|
国际传播学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4年9月
|
关世杰
|
男
|
教授
|
新闻与传播学院
|
45
|
媒体专业主义的困境与社会秩序的维护——“凯利事件”背后的媒体权威与法律权威
|
论文
|
《北京大学学报
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04年第6期
|
吴 靖
|
女
|
副教授
|
新闻与传播学院
|
46 |
“The Price of Size and Financial Market Allocations”
(规模的价格与金融市场配置) |
论文 |
Economic Theory (《经济理论》)
2005年9月在线发表,并被接受刊印
|
曾志雄 |
男 |
讲师 |
中国经济研究中心
|
47
|
近20年来中国人口死亡的性别差异研究
|
论文
|
《中国人口科学》
2005年1期
|
任 强
|
男
|
讲师
|
人口研究所
|
48
|
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——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
|
著作类
(译著)
|
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5年1月
|
胡玉坤
|
女
|
副教授
|
人口研究所
|
49
|
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2004年版
|
著作类
(工具书)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4年7月
|
戴龙基
|
男
|
研究员
|
图书馆
|
50
|
大国卫生之难——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制度改革探讨
|
著作类
|
北京大学出版社,
2004年3月
|
王红漫
|
女
|
副研究员
|
医学部
|